最近,印度海军访问菲律宾,与菲海军共同筹备即将举行的联合海军演习。这一演习计划在两天后举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也将趁机访问印度。马科斯与印度总理莫迪如今的关系似乎带有一种“抱团取暖”的意味。回顾过去,一年前,马科斯和莫迪都曾是美国的宠儿,备受青睐,但如今他们都因为特朗普的态度而遭遇了尴尬的“打脸”,这种情况显然令两国领导人感到不小的压力。
马科斯与莫迪的互动,表面上看是为了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但从内情来看,这背后隐藏着各自不同的战略算盘。马科斯希望依靠印度这个新“合作伙伴”来替代他在美国面前失去的支持,而印度则在与菲律宾的合作中,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不乏军事和经济上的动机。虽然这对组合看似有些“业余”,但他们的目标一致,那就是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马科斯此行的背景并不简单。就在他访问美国之后,菲律宾国内的形势急转直下。特朗普在宣布加征关税时,将菲律宾的关税提高到了20%,比此前的17%更加严苛。这一政策的变化,让马科斯的外交策略遭遇重创。尤其是在东盟其他国家的关税税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菲律宾反而成为了唯一一个关税上升的国家,这无疑加重了马科斯的政治压力。
面对困境,马科斯迅速飞往华盛顿,试图通过亲自上阵来与特朗普商谈,希望凭借菲律宾在南海的战略价值以及对美国的忠诚,特朗普能够在关税问题上给出一些优惠。然而,在白宫的会谈中,马科斯的期待并没有得到回应,特朗普不仅表示不介意马科斯与中国交往,甚至还透露他正在准备访问中国,这让马科斯感到非常尴尬。虽然最终特朗普将关税略微降低了1%,但这微不足道的变化并没有为马科斯带来实质性的政治收益,菲律宾国内对这次外交之行的评价普遍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马科斯急需一场成功的外交来挽回面子。而在东南亚地区,能与菲律宾建立更加紧密关系的国家并不多。马科斯此前已经与日本和越南有过接触,但眼下与这两国的互动似乎已经没有太多切入点。于是,印度成为了唯一的选择。巧合的是,印度总理莫迪此时也正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压力。特朗普在2019年宣布即将实施对等关税,印度不得不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但依然面临着大幅度的关税增加,尤其是钢铝制品和汽车行业。
莫迪的外交挑战并没有因此减轻。除了关税问题,印度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冲突也让莫迪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特朗普希望充当调解者,但印度方面拒绝了他的调解提议,这引发了特朗普的不满。随着印度面临25%关税的压力,莫迪与马科斯的处境变得愈加相似,双方都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来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并扭转国内的负面舆论。
这次马科斯与莫迪的“联手”,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应对美国的压力,然而背后的动机各自不同。对马科斯而言,和印度的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外交上的支持,也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由于美国对菲律宾的支持变得越来越不确定,马科斯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来增强自己的战略立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虽然看起来是延续美国主导下的对华战略,但实际上,菲律宾似乎也在寻找新的“扶持者”,以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
对印度来说,加强与菲律宾的关系,主要是为了牵制中国。近年来,印度加大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尤其是在防务领域,这一举动显然是针对中国崛起的战略。与菲律宾的合作,不仅能增强印度在南海地区的存在感,还能向外界传递印度在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力。此外,印度与菲律宾的互动也为印度提供了军事出口的机会。近年来,莫迪政府一直希望将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军火出口大国,但印度自身的武器产业仍面临许多问题。通过与菲律宾的合作,印度得以向其销售“布拉莫斯”导弹等先进武器,并获得了菲律宾的军事订单,这无疑为印度的军火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马科斯与莫迪的合作,表面上是为了应对美国的外交压力,但背后各自都有着不同的算盘。对于马科斯来说,这是一次“抱大腿”的机会,而对莫迪来说,这是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提升军事影响力的好时机。两国的合作虽然看似合作无间,但实际上每一方都在利用对方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京海配资-京海配资官网-最新股票配资-配资平台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