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
南沙地处湾区之心、南海之滨,是“千年商都”广州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拥有深水良港和绵长海岸线,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承载着广州拥抱海洋经济、向海图强的发展雄心。
聚焦“五个更加注重”贯彻落实,南沙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蓝色机遇”。围绕海洋科技、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航运枢纽、海洋牧场、海洋生态、滨海文旅等六大方面,南方日报南沙新闻部、南沙区融媒体中心、大湾区(南沙)国际传播中心一部两中心推出“湾区之心 蓝色脉动——南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巡礼”全媒体宣传报道,全面挖掘展示南沙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禀赋资源及最新发展成效。敬请垂注!
不久前,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海智人”)击败英国、荷兰、挪威等国的行业巨头,成功斩获阿联酋电信集团旗下海底光缆承包商的订单,今年将向中东交付一台价值近千万美元的深海机器人Phoenix 600(凤凰座 600)。
这是中国深海机器人首次实现商业化出口,标志着国产高端装备在全球海洋科技赛道上实现“零的突破”。
作为南沙本土的“宝藏”初创企业,深海智人深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赛道,是南沙近年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所培育的极具影响力的“明日之星”。
从英国竞争对手中抢过订单
“接到Phoenix 600中标通知时,整个团队都在会议室里欢呼。”深海智人创始人、CEO马亦鸣回忆道。
从收到投标邀请到提交方案仅有两周时间,深海智人的市场和研发团队连续72小时攻坚,将原本需数月完成的工作压缩至一周,最终以“零瑕疵”的标书打动中东客户,从已经与客户有数次合作经验的英国竞争对手手中抢过这张订单,成为我国在3000米以下深海机器人“走出去”第一“人”。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面积辽阔,物产丰富,具备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但海洋环境极其复杂恶劣,尤其在深海环境下,人们无法亲自“上阵”作业,因此借助深海机器人开展深海作业尤为重要。
2021年,深海智人在南沙注册企业。2023年,三位核心初创成员在南沙聚齐,致力于海洋高端装备制造赛道,开始正式推动深海智人的业务。
仅仅两年时间,深海智人已推出了一系列“硬核”产品,其深海机器人“天团”包括大型观察级深海机器人“天鹰座”、工作级深海机器人、可悬浮式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凤凰座”、拖曳式智能管缆埋设装备、履带式海底管缆埋设机器人“金牛座”、压载舱检测机器人“双鱼座”、船体外侧清理检测机器人“天蝎座”、甲板巡检作业机器人“射手座”等。
目前,深海智人不仅在引领行业方面创造了多项“第一”,还拿下了国内市场大部分商业整机订单,是国内民企里面唯一成功商业出售深海机器人整机的公司。
其销售客户覆盖国际油气承包商、海光缆通信承包商、风电承包商等准入门槛最高的三大主流领域,遍布英国、埃及、阿联酋、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安哥拉等数十个国家。
“2024年,深海智人累计拿下了超7000万的订单额。今年,公司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第二季度刚刚结束就累计突破了1亿的订单额,我们今年的目标是要争取突破2亿。”深海智人副总经理兼市场总监黄成兴奋地说道。
海洋经济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今年“深海科技”站上政策风口,深海智人的表现也吸引了不少投资人、客户的目光和兴趣。
“今年以来,每周都会有2—3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人或客户到公司考察、洽谈业务,来访客户以国企、央企为主。”深海智人财务经理说。
获超2亿元投资
2023年5月,深海智人完成由正轩投资、深高新投牵头的天使轮融资;2024年7月,完成由广州金控、高捷资本等牵头的Pre-A轮融资;2025年4月,完成由云泽资本独家领投的数千万Pre-A+轮融资。数轮融资下来,深海智人累计获得超2亿元的投资。
“站起来”靠核心技术自主化
“过去几十年主要是欧美企业在做相关的深海装备,国内的科研院所亦有做一些研究,但真正能做到商业化的非常少,国内深海机器人的商业化道路存在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研发投入与产业链协同不足、应用场景局限等问题。”黄成介绍。
那么,深海智人是如何破冰突围的呢?在黄成看来,关键在于核心技术自主化+提升客户信任度。
“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我们十分看重研发,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黄成介绍,深海智人的核心初创成员全部来自欧洲一家全球知名的深海机器人公司,公司内超半数员工为具有国内名校或留学经历的研发人员,他们会细分为机、电、液、控四大专业方向开展研发。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整个团队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偏年轻化,有活力。“年轻人的想象空间大、创新能力强。有时候经验丰富的人,反而容易存在缺乏创新创造能力的弊端。”黄成说。
此外,深海智人还联合广州海洋实验室、无人系统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山大学等海洋及人工智能研究机构,重点攻关制约海洋探索开发的三大难题:通信、能源和无人自主。
深海机器人是海洋工业领域的技术金字塔,涉及总体与环境适应性技术、耐压与密封技术、深海伺服液压动力技术、高功率密度推进技术、组合定位导航等十几项关键技术。
目前,除标准件和声学传感器以外的所有核心零部件,深海智人均能够实现自研自制,包括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光纤多路复用系统、深海光学和电磁学传感器组件等最高精尖的设备。
数据显示,深海智人已拥有超200项知识产权,平均每月新增加10项知识产权,是中国拥有深海智能装备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同时拥有大量软件设计、智能控制系统类著作权,以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从技术上来说,深海智人和国外的公司没有太大的差距,基本能够持平,甚至有些产品比国外还要好一些。目前,深海智人所缺乏的是行业的认可度,而这需要时间去积累、去验证。”
黄成表示,当前,深海智人正大力发展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接下来会到欧洲、西非、南美进行市场开拓,并在当地设立维保中心,让产品售后服务能够及时反馈、快速解决客户的困难。
此外,深海智人有70%的供应链来自大湾区,而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唯一的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能让企业产品快速落地、交付。
“以整机产品为例,我们的产品从设计、研发到生产、落地只需要5—6个月,国外同类型的产品则需要12—15个月,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等优势也是我们打动客户的原因之一。”黄成说。
扎根南沙,看好南沙
两年时间,深海智人已由3人发展到近百名技术研发团队,其办公场地也从南沙资讯科技园搬到了南沙明珠湾、慧谷西区域。
当前,随着深海智人业务快速发展,其租赁的生产厂房在生产空间、承重能力、层高条件等方面存在制约,迫切需要新建厂房以满足产能扩张需求。
6月30日,中国·广州·南沙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办,总投资近70亿元的21个产业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深海智人是上台签约的南沙本土企业之一。
根据签约内容,广州南沙科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深海智人等海洋科技企业打造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海工新质产业园区,产业园建成后用于生产深海工作级机器人、海底管缆铺设机器人、海洋通用型机器人,将为南沙的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7月18日,距离签约仅过去18天,广州南沙科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便成功竞得位于黄阁镇黄阁东一路的产业用地,以打造海工新质产业园区,该项目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动工建设,2026年全面竣工交付,实现“交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
“南沙不仅在新厂房建设上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在人才补助、住房补贴、员工关怀等方面也很给力,科创氛围方面亦是有活力、有潜力、有空间,所以我们的员工都很愿意来到南沙工作。”黄成说道。
谈及未来的发展计划,黄成表示,接下来公司将根据客户的反馈,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远期计划来说,在目前已开发产品的基础上,公司将会开发更多的深海装备,比如深海采矿等方向。
文字:何倩蓥
图片:王敏杰、资料图
编辑:林春萍
校对:曹绎
二审:刘嘉欣
终审:李夏同
签发:李立志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京海配资-京海配资官网-最新股票配资-配资平台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